忠义文化观览区
忠义文化观览区,原址有柯依达公司所属部分厂区、家族历史先贤遗存古迹和乡村文化古迹。根据本地的地理特征和历史人文特色进行设计布局,在观览区有“义园”展现热衷于开展社会治理的林芳德兄弟六人在议事的雕像,有孔子、朱熹雕像和体现理学儒学思想的圣人古训;在精神家园可以看到供后人瞻仰的忠义传家典范人物林盛联、宋江阵文化传承人林扬满古迹类陵墓;振声台是林扬满勤俭一生,急公尚义的精神写照;“温、良、恭、让”的四座枪寮(堡),也能一睹古代莲塘宋江阵保乡卫民、值岗瞭望的风采。此外,在介绍三个朝代三场战役的三位将军中,有传说中宋代在本地乌营寨战役中的杨文广将军的威武塑像,有率领宋江阵武装起来的官兵在小盈岭抗击清兵的郑成功塑像,还有现代的上甘岭战役坑道里指挥作战中的林有声塑像。人们在观赏游览中,可以了解历史楷模人物所秉持的的忠孝传家、仗义为人的志向,思考他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国助政维稳、为民造福谋安的高尚品德,理解历代将军维护祖国安定统一的坚强意志与民族精神,感受到这里是一个具有特殊社会价值的文化教育场所。
十、精神家园(忠义广场)
“忠义千秋,仁孝流芳”
“薪火传承,赓续家风”
1.林盛联:忠义传家典范
林盛联,号朴翁,为九牧银同六林第十世,莲塘分派马巷程道公第五代裔孙。遵循祖训、勤劳致富、胸怀家国、培育良才。所生六子,受其忠义思想熏陶,成长为两文、两武和两商的英才。林盛联以六子成才、忠义显赫,获赠儒林郎。
2.林扬满:民国时期莲塘宋江阵领队
林扬满,九牧银同六林第十八世,莲塘分派马巷程道公裔孙。一生热爱武术及宋江阵文化事业,崇尚忠义精神,以武交友,终生不渝。以敦睦宗亲、急公好义之品行,而广受莲塘宗亲尊敬,成为莲塘宋江阵领队。他一生秉承家训家风,关心乡亲疾苦,热心服务社会,继承家族文化,开展社会调和,在王、林、蒋、沈四姓十六股中颇有影响,并且经常出资出力带领莲塘宋江阵出外交流表演,不断扩大莲塘宋江阵在民国时期的社会影响力,表现出非凡的气度与人生价值,被莲塘人流传称颂。
3.忠义塑像群(岳飞、郑成功、戚继光、俞大猷)
十一、振声台
振声台建造缘由
莲塘宋江阵民国时期传承人林扬满,秉承祖训家风,保持忠孝传家、仗义为人的风范,一生以克己奉公之心,做社会治理之事,在民安里、同禾里与翔风里三里赢得王林蒋沈四姓乡亲的拥戴,更因个性刚强豪爽、处事执着果敢,在莲塘宋江阵中有极高威望。
每逢宋江阵参与文化活动,他都要亲身组织落实演训工作,亲自带着煤油汽化灯和武器到祖庙前起动训练和督导过程。场上队员们听到他浑厚的鼓动声音,个个都会变得精神十足!有一次,莲塘宋江阵为岳帝爷开路护驾,走到马巷古街道上时,沿街商贩听到领队林扬满急喊一声“收摊!",全部同时收起,使拥堵的街道瞬间畅通无阻,龙虎阵如疾风过境,形成一道令人赞叹感动的景象。扬满一身正气,贯发令人振奋的声音。为纪念林扬满在宋江阵文化事业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与魄力,特建造“振声台”,以兹后人敬仰!
“勤俭碑”:勤于精进,简以养德
座右铭 勤俭奉公 “一锤一钉谋生计,一心一意为人民。”
十二、义园
1.六兄弟议事
治序业兴
为国助政维稳,为民造福谋安
六兄弟议事故事:
马巷作为“闽南四大古镇”之一,素以商业繁荣闻名。清代康乾时期马巷更有“人物辐辏,烟火稠密”之说,这其中的繁荣离不开马巷林氏家族六兄弟合力治理秩序,文武商三方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作用。马巷林氏祖林乐叟于明初由兴化府宏路徙居内厝莲塘,后世子孙多经动荡迁至马巷、新迂,至林盛联重回马巷。林盛联,号朴翁,为九牧银同六林第十世,莲塘分派马巷程道公第五代裔孙。他遵循祖训、勤劳致富、胸怀家国,所生六子受其忠义思想熏陶,成长为两文、两武和两商的英才,造就六兄弟合力治序兴业的传奇。其中两文为长子仕愿和三子添筹,两武为四子国明和五子光元,两商为次子仕群和六子芳德。兄弟中,老二林仕群倾心投入社会治理,因成绩卓著而被官方授予“三里耆英”荣誉;老三林添筹敬仰文昌公,父子登山所作诗文收录地方史志并被称誉为马巷硕儒;老五林光元立志报国、武举入仕成为家族学习典范;而老六林芳德则以胸怀社会、凝聚能量、无私奉献,处处彰显理学风骨的为人处世、品行风格和社会声望而垂范世人。兄弟六人以文武商三元合力共同造就了清初乡绅治理新文化的历史丰碑,以潜心经营,发家致富,造福乡里,带动了当时马巷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诸项事业蓬勃发展,使马巷形成了"店铺栉比,灯火万家"的繁荣景象。
2.孔子石像、朱熹石像
图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朱熹
(公元1130年—1200年)
朱熹, 宋代偏学集大成者、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敦礼义、厚风俗、兴学堂、广教化、劾吏奸、恤民隐;倡杨修身致远之道理,成就三代传扬之国学。
3.圣人古训
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左: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十三、乡村防御线岗楼群:
1.岗楼:在古代乡村防御作为值岗瞭望点,一般在村外往往形成岗楼防御群。在莲塘村南面,村庄防线由“温”、“良”、“恭”、“让”四座岗楼组成。
岗楼“让”
岗楼“恭”
岗楼“良”
岗楼“温”
2.石路:连接岗楼的路线均由石头铺成,一路石头路,体现实打实文化基石。
3.城隍君信仰:莲塘村庄宋江阵队员在岗楼值班时,自觉奉城隍君为守护神,以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守卫决心。践行不忘初心,固守忠心,履行义务,值岗保护的乡村传统文化。
古代岗楼建造缘由
明朝洪武年间,莲塘始祖林乐公从福清来到莲塘谋生,并在此成家、繁衍子孙。
明正德年间,翔安此地盗匪猖獗,民不聊生,先贤林希元发动各部落村民结社团设堡点,在村庄外围修建堡楼以瞭望观察匪情,及时组织武装自保,距今已有500年历史。
明嘉靖年间,倭寇掳掠东南沿海,毁我家园,堡楼见证了先民以宋江阵文化社团保家卫国的艰难社会历史。
清朝光绪年间,天下大乱,百姓生灵涂炭,民间枪支制造使用泛滥,为保卫家乡,堡楼值班人员由身上执刀枪剑棍和农具等冷兵器,变为身上带着射程更远、威力更强的火枪,因此堡楼自然变成了枪堡,俗称“枪楼”。现今枪楼上仍然可以见到在历史硝烟战火中枪击留下的枪弹洞孔和架枪洞口。
为保护此珍贵历史文物,特耗资一千多万元人民币建造仿土楼形的大圆楼来遮风挡雨。此地成为介绍当地历史文化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参观场所。